SJT 10466.14-1994 设计质量控制指南

ID

00D2FC64774549F200AD165FA1D7F383

文件大小(MB)

0.14

页数:

5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09-6-11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Si,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 /T 10466.14-94,设计质量控制指南,Guidelines for design quality control,1994-10-11发布1995-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设计质量控制指南,Guidelines for design quality control,s,1/T 10466.14-94,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 标 准 规定了控制电子产品设计质量的主要内容和要素,提出了控制设计质量的一般指,导原则和方法,1.2 适用范围,书标 准 适 用于电子产品设计质量的控制,1.3 应用指南,生 产 单 位应根据顾客要求.市场信息、产品复杂程度等因素,作适当剪裁,引用标准,GB/T 19000-ISO 900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SJ/T 设计评审指南,总则,3.1 设计和规范质量的总要求是,使产品质量和价格既能使用户满意,又能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产品便于生产、验收和控制。’,3.2 生产单位ti.传要求及产品特点,制定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保证大纲,规定研制程序,明确划,分研制阶段,分阶N提出质量目标,实施质量控制,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规定控制方法与手,段,并纳入研制计划,严格组织实施,3.3 生产单位应根据质量标准结合产品特点.制定设计、试验规范,作为设计试制工作的依,据。其中应包括设计的控制、验证程序,3.4 生产单位应建立与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产品技术状态更改m 证产品质量,特性与有关文件规定相一致,确保设计产品的完整性有和有效性,3.5 生产单位应健全和完善设计质量的保证组织,确定质量职责,3.51 生产单位应以文件形式建立设计师(含工艺、标准、计量)系统,明确规定设计部门和各,级设计人员的质量职责,其中包括设置专(兼)职的可靠性设计负责人,负责产品的可靠性与维,修性设计工作。必要时建立专门的行政指挥系统以确保产品保质保量按计划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4-10-11批淮1995-04-01实施,SJ/T 10466.14-94,同时 应 规定设计部门与不同部门之间在组织上和技术上的接口关系,并保证设计职能能,为采购、生产及验证产品和过程符合规范要求,提供清楚而明确的技术资料,3.5 .2 生产单位应按GB/T 19000-ISO 9000要求建立质量师(产品质量工作负责人)工作,制度,明确规定质量师的工作职责及其与设计师系统的工作关系,产品质量师负责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保证大纲的实施进行监督、控制和支援,3.5.3 生产单位应采取措施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训,设计和验证的任务应由具备一定资格的,人员去完成,并为其配备必要的手段,3.6 生产单应建立质量与可靠性信点反馈制度,以便括时改讲设计,基本要求,4.1 设计输入,4.1.1 必须确保设计输入质量。作为设计输入的合同、任务书、标准、规范、法规等,应在任务,确定及方案论证阶段分析、论证和评审,对于不完善、含糊或矛盾的要求,应会同用户或提出者,协商解决.,4.1.2生产单位应根据合同或任务书的要求,准确确定产品设计输入要求,如功能、性能、环,境、安全、寿命、可靠性、维修性、价格或寿命周期成本、交货期以及质量保证和相应法规要求,(含可靠性大纲要求)等,并形成文件,4.1.3 设计输入应经过评审并按规定的程序审批,保证指标及有关要求的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4.1.4 设计输入中有关质量保证和验收要求,可靠性,维修性以及可靠性大纲要求等应进行,质量会签。质量会签的目的是对产品质量保证要求的正确性和产品质量的可检验性负责,42 设计输出,4.2.1 设计输出应明确形成输出文件形式,如产品图样、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技术说明,书、计算书、作业指导书、软件、分析报告等,文件质量与齐套性应符合有关管理规章的规定,设,计输出应符合下列条件:,a. 满 足设计输入要求;,b. 应 规定或引用评价产品和过程的试验方法以及验收准则;,c. 符 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不管输人信息中是否有规定),d. 标 出与产品的安全、主要功能(包括维修要求)关系重大的设计特性.,4.2.2 产品的性能设计必须与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密切结合,并贯穿于设计、试验、改进设计、,再试验、再改进的闭环可靠性增长过程,应 根 据 输入的各种设计参数,运用可靠性、维修性技术和优化设计技术,结合经费、时间等,制约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综合权衡,选择和确定最佳设计方案,4.2.3 对装备应进行单元件功能分类,拟制功能特性分析报告,编制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项目明细表,对关键件、重要件采用特殊控制方法,实施重点控制,4.2.4 应制定计算机软件质量控制要求,规定软件产品研制程序、设计要求和计算机文档编,制要求,以保证对计算机软件质量实施有效控制.,4.2.5 必须建立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校对、审核、批准三级审签制度,工艺和质量会签制度,标,准化检查制度,确保设计输出文件的完整、准确、协调、统一、清晰,质 量 会 签的设计输出文件一般包括:,一 2 一,S,1 /r 10466.14-94,a. 可 靠性设计文i{'1-;,b. 产 品标准(或技本条件);,e. 产 品拉收试睑大纲、验收准则,d‘ 功 能特性分析报告和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明细表;,e. 作 业指导书;,f. 特 种 工艺和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等,4.2.6 新技术、新器材的采用必须经过充分论证、验证和鉴定等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确认符,合应……

……